依据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,氮、磷、钾三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能低于4%,三者之和不能低于50%,若在包装袋上看到大量元素中某一元素标注不足4%的,或氮磷钾三元素总和不足50%的,说明此类产品是不合格的。
大量元素+微量元素型
微量元素含量指铜、铁、锰、锌、硼、钼元素含量之和,产品应至少包含一种微量元素。微量元素总含量不能低于0.2%,含量不低于0.05%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,钼元素含量不高于0.5%。
大量元素+中量元素型
中量元素含量指钙、镁元素含量之和,产品至少应包含一种中量元素,中量元素总含量不能低于1.0%,含量不低于0.1%的单一中量元素均应计入中量元素含量中。看包装袋上各种具体养分的标注
看产品配方和登记作物
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配方肥料,高品质的水溶肥料一般都有好几个配方,从苗期到采收期都能找到适宜的配方,若包装上明确写着是某某作物的专用肥,1-2个配方打天下,此类做法是不太靠谱。正规的肥料登记作物是某一种或几种作物,对于没有登记的作物需要有各地使用经验说明。
看有无产品执行标准
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我们通常说的全水溶性冲施、滴灌肥料,实际上它的产品通用名称是大量元素水溶肥料,通用的执行标准是NY1107—2010,如果包装上出现的不是这个标准的,说明不是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。
不少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包装上标注的标准是以GB开头,说明此类产品不合格。另外,还要看其是否有肥料登记证号,如果菜农对产品有怀疑,可以在网上查其肥料登记证号,合格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,肥料登记证号和生产厂家都能查到,若查不到,说明该产品是不合格的。
看检验报告或者合格证一般正规厂家生产的全水溶性肥料,在包装箱内都应放有检验报告或者合格证,明确告知消费者此批次肥料的产品质量检测结果。
看是否标注重金属含量等
正规厂家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重金属含量、水不溶物都是低于国家标准的,并且有明显的标注。若肥料包装袋上没有标注重金属含量及水不容物的,要慎用。
将少许肥料用适量清水溶解
高品质的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水中能溶解迅速,溶液澄清且无残渣及沉淀物,若肥料在水中不能完全溶解,有残渣,则说明肥料质量不是很好。
看肥料的颗粒
质量好的水溶肥料产品颗粒均匀,呈结晶状(颗粒大小和食盐颗粒差不多)。若水溶肥料肥料颗粒大小不一的,其中的大颗粒类似于复合肥或者尿素颗粒大小,最好不要购买。

怎么鉴别进口水溶肥的真假
1、气味。那就不说了,大家都知道的。
2、外观。一定是染色了的(红、蓝、绿),因为国外的肥料是为大农场设计的,如果无色,加进去农场主不知道,有可能多加一次导致浓度过大。
3、有黑点、绿点等。那些是微量元素,并且分布还比较均匀(这点一般国内是做不到的),主要是设备问题(卧式的和桶状的混合机会有10%左右的死角,导致混合不均匀。国外都是双螺旋锥式的混合机,并且要求30分钟混合)。
4、含水少。一个公开的秘密,国内为了降低成本,会有用到粉末尿素(一些直接就用颗粒的来粉碎),这个是吸潮的,最低等的,当尿素达到30%的时候,用手捏就能发现很粘了,拍掉了还会染色在手上,进口的不会染色在手上。
5、使用效果。一直用,会发现好的进口水溶肥会多采收一段时间,如同人生活条件好会长寿一样。而加了激素的水溶肥会出现早衰,得病会更多,如同吃了毒品的人一样。
6、价格有变动。其实很多时候,价格确实很高,但如同进口的农药一样,大部分都是把利润花在了研发上,水溶肥就是花在了试验上。前2年卖的会比较贵,第三年开始,价格就不贵了,因为成本收回去了,他们认为产品已经是老产品了,就不该太贵。
进口水溶肥与国产水溶肥共同点
1、进口水溶肥与国产水溶肥所以营养物质及含量基本相同。且都为速效性,水溶性肥料,提高作物抗病、抗寒、抗旱、抗倒伏能力,延长作物保鲜期、储存期。
2、使用后瓜果着色均匀鲜艳、大小匀称,可促进作物早熟、提前上市。
3、使用方式都是稀释直接喷洒在叶面上,冲施,滴灌等。
进口水溶肥与国产水溶肥不同点
价位不同,进口的比国产的要贵,因为进口水溶肥需要增收其他方面的费用较多,比如关税,所以销售的价钱要贵。而国产水溶肥没有关税及复合的中间环节所产生的各项费用,所以相对相同含量的进口水溶肥来说就要便宜一些。